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1)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1)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 )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 -反应(R)的学习过程。

A.皮亚杰 B.华生 C.弗洛伊德 D.斯金纳 2.( )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A.布朗芬布伦纳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皮亚杰 3.( )是指环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长条件,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

A.唤起性的互动 B.主动性的互动 C.被动的互动 D.无选择的互动 4.在新生儿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 ),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适应性价值,如( )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

A.眨眼反射和吸吮反射,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 B.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眨眼反射和吸吮反射 C.眨眼反射和游泳反射,吸吮反射和行走反射 D.行走反射和眨眼反射,吸吮反射和游泳反射 5.当儿童说:“要牛奶!”时,妈妈说:“哦,你要喝牛奶了。”这时,妈妈使用的回应方式是( ) A.扩充 B.重新塑造 C.澄清问题 D.重复 6.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表现为( )。

A.自豪感 B.骄傲 C.窘迫感 D.非内源性微笑 7.从控制一反应维度判断,权威型教养方式是属于( )。

A.高控制、高反应 B.高控制、低反应 C.低控制、高反应 D.低控制、低反应 8.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 )则不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A.父母自身因素 B.儿童特点 C.同伴影响 D.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二、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9.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0.“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如简短的句子.具体的内容和夸张的声调和表情,以及正确的语法,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

11.情绪理解:情绪理解是指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的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

12.平行游戏:平行游戏是指儿童单独玩·但是他选择的活动自然把他带到别的孩子中间。他的玩具与周围孩子玩的相似,他自己玩,不影响或改变其他孩子的活动,没有相互的交流,但有时有相互的模仿。一个人离开后·另一个人还会继续游戏。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3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答: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4分) 现今的学者大都不完全接受遗传或者环境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两个极端的说法。多数学者认为,遗传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某些心理和行为发展领域(如道德的发展),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更大.在另一些领域(如气质、身高体重特征).生物因素的影响更大。而诸如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复杂的特征,则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力量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 儿童发展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对这一问题的同答,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机械模型和机体模型。(2分)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连续论者认为人类的发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是一步步向前推移,而不是突然的改变,发展是一条平滑的成长曲线。而阶段论者则认为,发展是一连串的突变.每一次突变后.儿童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2分) 14举例说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含义。

答: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4分)我们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儿童现有的水平”、成人的帮助、“儿童可能达到的水平”:……(6分) 15.举例说明同化和顺应。

答:同化就是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当儿童能利用已有图式来解释新的刺激时,他就会用同化的方式来作用于这个物体。(4分)8、9个月的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把它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图式中。(1分)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4分)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是把它放在嘴里。(1分) 16简述托马斯的”拟合模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答:托马斯等人认为.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儿童人格的发展,他们提出”拟合模型”,用来解释气质与环境如何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最为有利的结果。(3分)所谓“拟合模型”.就是指父母的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问的匹配。只有抚养方式与孩子的气质拟合良好,才能较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3分) 拟合模型告诉我们.孩子带着独特的气质来到这个世界,成人必须接受它、适应它。父母既不能总是表扬孩子的优点·也不能一味指责孩子的过错。无论孩子是哪一种气质类型,父母都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接受、认可的家庭氛围·和一个与其气质拟合的抚养环境·以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优势领域。(4分)四、论述分析题(16分) 17.贝贝的妈妈想促进她3周岁的儿子动作能力的发展,而有人建议她让孩子背三字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有何建议? 答:动作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发展领域.尤其是对婴儿期和儿童早期的个体来说.动作发展极为重要。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方面的早期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发展。动作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身体发展,还有助于儿童建立自尊和自信。动作发展使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取丰富的经验,感知觉更加精确,这也促进了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这些发展义使儿童的动作技能更加熟练。(4分) 运动是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径。儿童渴望运动.运动使儿童释放体能.心情愉快。所以,成人要多为孩子提供运动的机会。游戏和户外活动是最佳的动作技能练习方式,要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跑跑跳跳,如跳房子、双足跳、单足跳、踢球、拍球等等。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而游戏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和动作,模仿性强,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能够满足他们的兴趣和愿望。在游戏和户外环境中.幼儿非不正式的练习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知运动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复杂的动作技能和运动协调能力。同样.精细动作的发展也可以在口常生活中得到锻炼.比如倒果汁、吃饭、穿衣、搭积木、握笔写面、捕片、折纸、剪贴等.邯能使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不断提高。(4分) 父母和教师的态度对儿童动作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父母或教师批评、挑剔孩子在运动或动作上的表现,那么就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阻碍孩子动作的发展。如果父母或教师机械地教孩子一些特殊的动作技能(如单脚跳),或是强硬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动作,或是在运动中强调输赢而非享受运动的乐趣.就可能会挫伤孩子运动的积极性·使孩子失去对运动的渴望.结果事与愿违。(4分) 社会对儿童动作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目前社会上过分强调儿童的符号能力及圳练.反而忽视了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对婴、幼儿来说·过分强调符号系统的训练,既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而且可能也是徒劳的。(4分)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