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 课程名称 健身气功 教学重点 易筋经、五禽戏。
教学难点 个别伸拉幅度大的动作针对年龄大小及身体状况调整动作幅度。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第一步:热身活动,充分活动热肌肉组织 以免运动过程中易受伤。
第一套教学:第一套功法“易筋经”,易筋经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医疗保健养生功法,相传为梁武帝时代天竺和尚达摩所创造,易筋经外功因其主要运动指掌及上肢,可普遍地适用于各年龄层的健康人及慢性病患者,通过上肢运动而运气壮力、活血舒筋,影响全身。
第二套教学:第二套功法“五禽戏” 由中国体委新编的简化五禽戏,每戏分两个动作,分别为:虎举、虎扑;
鹿抵、鹿奔;
熊运、熊晃;
猿提、猿摘;
鸟伸、鸟飞。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整套动作柔和连绵,滑利流畅;
有松有紧,动静相兼;
气机流畅,骨正筋柔。
第三套教学:第三套功法“六字诀” 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 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 一者,谓吸也;
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口四,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 寒口四以解极。”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
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
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 闷,唏气出之;
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这些记载即为后世“六诀”或“六字气决”的起源。
第四套教学:第四套功法“八段锦” 本功法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特别是在前面所讲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抻拉。适当的用力和延长作用时间,能够使相应的部位受到一定的强度刺激,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