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 发展的影响研究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趣味体育运动以及儿童身心健康的含义进行阐释,梳理了趣味体育运动项目的概况,分析了趣味体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趣味体育运动可以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进而提高儿童的各项身体素质;
可以让儿童发泄心里的不良情绪,提高儿童心理承受能力等。同时提出了开展趣味体育运动项目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而为趣味体育运动能够更好的推广提供了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趣味体育;
儿童;
身心健康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resting sports on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摘 要 Abstract 趣味体育运动是近十几年提出的概念,是一项新兴起的体育运动。自体育运动的概念被提出之后,趣味体育活动就传遍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趣味体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趣味体育运动在儿童中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同时指出更为科学的练习形式和方法来培养儿童学习体育的兴趣,目的是能够让趣味体育运动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of interest in sports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the meaning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mbing interest of sports,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sports for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nterest in sports can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sports and improv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children; children can vent the heart of the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children's mental capacity.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the interesting sports it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help for the promotion of sports and taste better. [Key words] fun sports;
childre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目 录 前 言 1 一、趣味体育运动及儿童身心健康含义阐释 1 (一)趣味体育运动 1 (二)儿童身心健康 2 二、趣味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概述 2 三、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3 四、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4 (一)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4 (二)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5 五、儿童开展趣味体育运动项目时应注意的事项 7 (一)教学设计应符合儿童年龄生理心理特征 7 (二)注意增强体质目标与技能学习目标相结合 7 (三)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递进性、有序性要合理 7 (四)科学制定儿童身心健康的评价标准 8 六、结论和建议 8 (一)结论 8 (二)建议 8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前 言 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兴起了大众体育,随着大众体育的日益发展,逐渐衍生出趣味体育运动。趣味体育运动的出现,对大众体育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并深深影响着社会大众。但趣味体育运动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又有哪些项目,许多人对此并不是很了解。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一、趣味体育运动及儿童身心健康含义阐释 (一)趣味体育运动 关于趣味体育的概念最先是在八十年代初形成的。趣味体育运动一开始名为“大众体育竞技项目”,《趣味体育的概念及创编原则与方法》中把趣味体育运动定义为:“趣味体育运动是一项把身体练习和劳动、生活、游戏、游艺娱乐等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情趣、娱乐、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趣味体育运动在社会体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根据它产生发展的特征可以将它分为:生活类、劳动类、模拟体育类和游戏类[1]。
趣味体育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影响和参与的范围逐步扩大,从而反映出其受众组织的大众化的特点。由于其是从体育运动中衍生而来,因此,趣味体育运动具有同体育运动相同的形式的多样化特点。除此之外内容趣味化是趣味体育运动特有的特点。正是因为具备这些特点,趣味体育运动才能日益发展壮大。
趣味体育运动很好的处理大众的闲暇时间,丰富了社会大众的业余生活,在改善大众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大众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常规的体育运动往往使儿童感觉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长时间则易滋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情绪,这样非常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趣味体育运动的引入,有效的处理好这些现象,通过其内容的丰富有趣,来调动儿童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提高身心素质,体会体育运动的魅力,为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儿童身心健康 健康是人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正处于生长发育初期的儿童来说,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才能具备以后更好发展的基础。大多数人对于健康没有明确的概念意识,认为身体健全无病疾即意味着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健康除了身体本身无病之外,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儿童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但大多数人不清楚儿童的具体指哪个年龄段的人。社会与大众公认处于0-14周岁的孩童成为儿童。该阶段人群正处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因此发展好儿童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祖国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担任着后备军的角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潜力。儿童的健康,除了体现在儿童的精神和意志上。还包括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组成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一般是指生理方面的健康,包括拥有良好的身体形态,正常的身体机能,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是指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自我感觉和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感。包括情感,人际感知,心理承受能力等。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儿童在成长中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对儿童产生了非常大的危害。青少年犯罪率在近几年的时间内呈持续增长状态,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对社会的危害行为也在逐渐的增多,儿童自杀现象也屡有发生。根据这几年的调查统计发现,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儿童自杀的第一大国,并且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关于这一点是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数据[2]。本文所提到的儿童特指小学阶段的儿童。
二、趣味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概述 据记载,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出现对趣味体育运动的概述。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前单一的运动形式,而追求形式更多样,组织更灵活,趣味性更足的运动形式。趣味体育运动应运而生。
我国的体育逐渐走入社会体育,而趣味体育就是在社会体育中缓慢发展,并且通过其特有的魅力逐渐成为社会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趣味性和体验性为主的趣味体育运动,没有了传统体育运动的固定形式。意图在参与者休闲娱乐运动的过程中来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趣味体育运动取材比较广泛,选取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进行组织活动。组织形式也是灵活多变,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灵活的制定运动规则,以确保运动的正常进行。趣味体育运动的一些项目相比于一般的体育运动更具凝聚力的作用,较适合班级与学校的活动,通过一些团体合作的活动,从而发展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趣味体育运动更能调动儿童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能够激起儿主动锻炼身体的兴趣。开展趣味体育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能够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近年来,全民健身的口号不断地提出,但更多的是针对成年人来说的,而对儿童有所忽视。实际上,好的身体素质都是从小就培养的。学校调查显示很多学生的体质都是相对较差的,尤其儿童的体质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儿童沉溺于电子的世界,从而导致儿童的户外运动减少,身体健康存在着众多的隐患。另外,家长和学校对儿童的体育运动都持不重视的态度,这使得很多的儿童都出现肥胖和亚健康的情况[3]。除此之外,运动对于儿童来说颇显枯燥。并且,儿童一般比较好动,意志力不够坚定,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会持之以恒。而趣味体育的出现,能够吸引儿童的兴趣,让儿童走出电子的世界,走进自然,走进体育活动。只有充分的调动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让儿童产生主动锻炼的意识,从而促进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一旦形成这种习惯就意味着儿童已经喜欢上了上体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趣味体育运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发展。
许多儿童小小年纪就有着非常繁重的课业负担,包括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长所要求的作业。这些现象很容易让儿童滋生出一些不良的学习情绪,如若发现处理不及时,极易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而儿童自我调节能力是相对较弱的,自我无法排解,就很容易导致心理产生不良的情绪,从而对之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通过趣味体育运动,儿童可以通过运动、游戏或者竞赛的方式进行发泄和释放。游戏中,在感受游戏带来乐趣以及成功获得的喜悦的同时,下意识的发泄和释放了消极情绪。因此趣味体育运动对排泄不良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4]。
最关键的是趣味体育大都是集体性质的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儿童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在集体中共同进行练习。在这过程中,需要儿童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来进行努力。这种趣味性体育活动帮助儿童摆脱了孤独的状态。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通过趣味体育能够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行,增强儿童的自信。同时儿童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锻炼。
四、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 儿童阶段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的时期。趣味体育运动包括生活类、模拟体育类和游戏类等等。这些项目都能够对人的身体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儿童阶段的神经过程兴奋占据优势。所以呈现出兴奋和抑制发展呈现不均衡的现象。直观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能力,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善于模仿动作。而趣味体育运动的内容丰富而有趣,形式灵活而多变。这能够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活动氛围,比较符合该阶段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需要。
在改善儿童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上趣味体育运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阶段的心率多表现出较快的状态。这种现象是由于儿童心脏发育不完全,神经调节也不够完善所引起的。通过趣味体育运动的锻炼可以增粗心肌纤维,增强心肌收缩能力,从而增大心脏的每博输出量。随着每博输出量的变大带来血管中血量的增加。从而发展了血管的弹性。在进行趣味体育运动时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全身毛细血管全面打开加快了新陈代谢的进行。儿童阶段是生长发育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身体快速发育阶段,该时期儿童肌肉表现出肌肉耐力与力量的不足特点,这是由于肌肉发展的不完善,肌纤维较细造成的。该阶段应以发展儿童快速力量为主的运动。在发展儿童小肌肉群力量时可采用快速的动力性力量练习,例如运用趣味性的“动物快跑类”的运动项目来进行力量练习。
运动训练对骨骼的发育过程有着较为重要影响。骨组织则因软骨含量较高,呈现出富于弹性而硬度小的特点。针对儿童阶段骨骼不易骨折但易弯曲变形的特征。可采用趣味体育运动中“人体图形”类柔韧类运动训练,发展儿童的柔韧素质。该阶段同时是发展儿童协调能力关键时期。可采用趣味体育运动项目中“照镜子”“花样运球”等发展协调性的运动,来发展协调能力。趣味体育运动的锻炼对于提高儿童运动系统的协调性与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进行趣味体育运动能够增加胃肠壁的厚度,促进胃肠的蠕动使得消化液的分泌增多,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消化系统的消化与吸收,改善儿童的消化系统的机能。
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体能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表现出在不同年龄各项运动素质有着不同的发展状态,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自然发展的阶段性的特点。因此在发展儿童运动素质的过程中不宜单一发展某一项。这样会影响到其他运动素质的发展,甚至影响到儿童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应采用综合全面的运动形式来发展该阶段儿童的身体素质[5]。传统的运动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弊端,不足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从而不能很好的发展儿童的身体素质。而趣味体育运动形式新颖灵活,内容丰富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身体素质。类似的趣味运动很多,例如趣味体育运动中的“负重过河”,在发展力量素质的同时,还发展了协调素质与平衡能力。在“丛林越野”中既发展了速度素质又发展了弹跳素质。
(二)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趣味体育运动能够影响儿童的情感发展。当前,由于社会和家庭因素,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的获得不一定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6]。趣味性体育运动形式和种类非常多样,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儿童的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在体育活动需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儿童则需要正确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的教育。儿童之间合作完成任务并且赢得胜利更能够给他们强烈的成就感,有更容易产生集体荣誉感。儿童则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行更多的努力,来为集体增光。这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同时集体荣誉也更容易让儿童感到心情愉悦。
除此之外,游戏有胜有负,输了儿童之间互相鼓励,更能够让他们感到集体的力量,同时也有助于儿童在遇到困难时进行心理调控。因此,趣味体育是一项很好的能够启发儿童情绪和情感的运动。趣味体育对儿童的自我控制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一个人而言,自控力是非常关键的。这不仅仅关系到儿童的学习、成长,还关系到以后的工作和发展。而一般来说自控能力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样的,包括外界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等。良好的自控能力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风貌,也有助于实现自我。
趣味体育也包含有竞技的成分和因素,趣味体育要求儿童应变能力、反应能力和智力等等。这些都需要儿童进行较好的自我控制,避免冲动,这样在面对困难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才能够进行更多的思考,并选择更为恰当的方式来解决困难,并达到最终成功的目的。儿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运动之后,自我控制的能力明显增强。说明趣味体育运动对儿童的自控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儿童期间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趣味体育运动中,很多体育项目需要团队的合作。类似于接力性的赛,儿童在接力比赛的过程中会意识到,个人的能力再突出,努力再刻苦,若团队成员没有很好地配合,是取得不了最后的胜利的,从而从失败和挫折中逐渐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意识有赖于成员之间人际交往能力。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因此趣味体育运动给儿童搭建了一个与人沟通交流的平台,从而逐步的培养了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儿童在趣味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在获得快乐同时发展他们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商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7]。
保护儿童的口号近年来不断地被提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受到的苛责非常少。并且当今大部分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疼爱,可以说没有受到任何的挫折。在走向学校之后,面对其他的学生,面对学习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挫折。但是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又相对较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选择的处理方式比较极端。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趣味体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趣味体育可以让儿童意识到,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战胜。只有经过挫折,才能够不断地改正和提升自己。
五、儿童开展趣味体育运动项目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教学设计应符合儿童年龄生理心理特征 为了有效的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求组织者应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创设符合儿童需要的活动情景。这要求组织者要充分了解各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并能根据不同的活动目标对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作出调整和完善。让儿童时时都有趣味感,不会感到单一枯燥。
儿童在开展趣味体育运动时,应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征。运动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特点,掌握好适度的运动时间,运动负荷,避免运动疲劳的出现本文提到的儿童特指学龄段的6-14岁的学生。此阶段的儿童体格于智力都开始稳步的发育。这段时期开展的趣味体育运动应以规范儿童最基本的站、坐、立、行、写等身体姿势,例如通过趣味体育运动中的“木头人”的项目加以实现。注意培养儿童讲究卫生,合理用眼等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8]。在开展趣味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给予儿童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在建立起自信心的同时体会到同学教师的肯定,注重培养儿童勤奋感。
(二)注意增强体质目标与技能学习目标相结合 在开展趣味体育运动过程中也不能为了激发儿童的兴趣而一味的追求趣味性,这样会显得舍本逐末。趣味体育运动的开展旨在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发展身心,学习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当然,一味的强调身体练习只会降低儿童的兴趣。因此在活动开展前应根据体质与技能目标来充分考虑设计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让儿童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的活动起来,为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身心和技能基础。
(三)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递进性、有序性要合理 学龄段的儿童就《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来说分为三个不同水平阶段。因此在开展趣味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递进性和有序性就投掷类项目而言,针对水平一的1-2年级儿童有“纸飞机大战”类趣味项目来发展他们的投掷能力;
到了水平二的3-4年级难度则有所提升变为纸团或垒球掷远项目;
到了5-6年级水平三,难度进一步加大,项目变为小实心球投掷[9]。有序性表现为,水平一的儿童着重培养正确基础的身体姿态和积极开朗的心态;
水平二的儿童应积极发展身体的柔韧与协调能力,同时培养文明礼仪和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
水平三的儿童注意发展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同时培养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意识。
(四)科学制定儿童身心健康的评价标准 研究趣味体育运动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的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不同水平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评价指标分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健康缺陷[10]。对比经常参加趣味体育运动的儿童与不经常参加趣味体育运动儿童各项指标存在的差异;
对比被抽儿童参加趣味体育运动前后的差异。调查周期为一个月,从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出趣味体育运动的参与,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趣味体育运动适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通过趣味体育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能够得以改善。另外,趣味体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发展都可以受到趣味体育运动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故而通过趣味体育运动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议 1.趣味体育运动因受外界环境与参与人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易在小学中开展实施。建议小学大课间以趣味体育运动形式开展,在保证每天运动一小时,增强体质和技能的同时,让儿童感受到运动带了的乐趣。
2.趣味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对儿童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儿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的养成,初步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建议学校经常开展校内和校外的趣味体育运动的相关比赛来发展儿童身心健康。
3.趣味体育运动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各种知识技能的融合。建议学校在开展趣味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采用多学科参与,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增进儿童能力的全面发展。
4.以体育运动为手段,儿童之间能够进行情感的交流,这样儿童之间可以建立合作关系等。有助于培养儿童的交流能力。事实上,不同项目的体育运动对儿童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建议在开展趣味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体育运动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这样才更能够吸引儿童的兴趣,达到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邹师. 趣味体育的概念及创编原则与方法[J].山东体育科技.1997,(03):20-24. [2]郭英勇,刘麦霞,尹全娇.浅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3):13-15. [3]张波云.基于学生身心特点 实施趣味体育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3,(12) :36-38. [4]柳万年,李丽萍.用趣味体育教学解放小学生天性[J].吉林教育.2015,(19) :22-26. [5]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12-16. [6]阮晓燕.构建小学体育课教学趣味性的探索[J].运动. 2013,(16):12-16. [7]刘晓年.幼儿体育游戏与心理发展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4):44-46. [8]张冰.趣味体育对青少年体育习惯形成的影响[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3):175-176. [9]吕朝远,尹涛.探索趣味体育奥秘,助力课堂教学提升[J].中国学校体育.2016,(05):55-58. [10]李秀华.中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之我见[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2-26.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