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监督学》2026-2027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码:2528) 盗传必究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党组织监督的特征是( )。
A. 层级性与系统性 B.单向性与相互性 C.强制性与有效性 D.全面性与广泛性 2.党内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 )。
A. 党的各级委员会及其委员 B.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及其委员 C.党员 D.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3.江泽民( )的监督思想是有机的统一体。
A. 以德制权 B.以法制权 C.以权制权 D.以制度制权 4.国际反腐败运动的发展趋势是( )。
A. 越来越重视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 B.越来越重视依靠刑事侦查解决腐败问题 C.越来越重视反腐败中的社会公众参与 D.越来越重视加强反腐败的国际协作 5.法律规定不予受理的行政行为包括( )。
A.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抽象政治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 D.终局行政行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6.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通过诉讼程序要求人民法院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予以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刑事抗诉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
7.行政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程序中通过行使行政审判权,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监督。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8. 弹惩合一是指监察机构将弹劾和惩戒连为一体,具有弹劾与惩戒的双重职能。该思想是孙中山监察权独立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9.执法监督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实施的监督。
10.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进行审查,以保证其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12.刑事审判活动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活动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
13.刑事立案,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立案主体的立案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审级监督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由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等审判组织行使此项权力。
15.审判机关的刑事审判监督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行为过程中的犯罪行为予以定罪量刑,从而实现监督行政权的目的的一种司法监督形式。
16.我国行政系统内的行政监督机关主要包括上级行政机关以及行政监督的专门机关。
17.申请人中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8.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
答:腐败的主要特征是:
(1)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3分) (2)腐败的方式是滥用公共权力。(3分) (3)腐败的结果是公权力最终成为摄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以至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4分) 19.简述民主党派监督的形式和途径。
答:民主党派监督的形式和途径:
(1)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2分) (2)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和相关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意见。(2分) (3)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1分) (4)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者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2分) (5)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查和专项考察等活动。(1分) (6)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2分) 20.简述舆论监督的方法。
答:舆论监督的方法:
(1)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的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所进行的宣传和报道。由此使广大社会成员及时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在无形中将国家公权力机关置于整个社会的监督之下。(3分) (2)公开披露。公开披露是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公开揭露和谴责。由此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有关部门对违法违纪的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及时查处。(3分) (3)表达民意。表达民意是指各种新闻媒介播出或者刊登群众来信,或者就有关国家机关的工作向群众进行采访,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这些形式,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国家机关更好地履行职责,纠正错误,为社会服务。(4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什么是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的原则是什么? 答:行政复议是行政复议机关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行政行为,是行政监督的法定途径之一。(5分)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的原则为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有错必纠。合法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对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3分) 公正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活动中应保持对双方当事人的不偏不倚,并以事实为根据,准确地适用法律;
(3分) 公开是指行政复议应充分体现行政司法特色,向复议双方当事人和社会舆论开放;
(2分) 及时是指行政复议应在法定时限内进行,不得拖延耽搁;
(2分) 便民是指行政复议应尽量采取方便申请人的方式方法,以确保申请人能有效行使各项权利;
(2分) 有错必纠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于违法或不当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依法予以撤销或变更。(3分) 22.试述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特征。
答: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有以下特征:
1)民主性。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与组成机制,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反映了我国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本质属性。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实施的监督,也具有民主性的特征。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监督主体本身的构成之上,还体现在其运行机制上。民主性是人民代表大会监督首要的特性。(4分) 2)根本性与全局性。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需要从全局的眼光人手,解决根本性的、全局化性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也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抓住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4分) 3)权威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所实施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因而具有权威性。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尽管也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但这种法律效力来自法律的授权,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因而是第二层面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比其它国家机关的监督更具权威性。(4分) 4)公开性。公开性是指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除了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之外,人民代表大会应向社会公布与监督有关的所有信息,而不能隐瞒相关的监督信息。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职权的情况,才能确保人民对权力机关的控制,确保国家权力机关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监督权。(4分) 5)多样性。多样性指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根据监督对象、监督内容和监督目的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监督。与其他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的监督相比,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在方式上更具多样性,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以取得最佳的监督效果。(4分)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