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性研究 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性研究 摘 要 自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创立以来,低成本航空运营市场的巨大潜力被逐渐发掘。在航空公司低成本运营的模式下,其运行的安全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低成本航空运营是国内外民航运输的常见形式,通过其另辟蹊径走低成本的道路迅速发展。但正因其取消了一些传统航空乘客服务,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甚至对旅客的人生安全带来隐患。在国内,春秋航空作为当前国内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以其较高的客座率被选做本文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保证旅客及航空器的安全性角度为出发点,在低成本航空运营需持续降低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对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从而完善短板,保证旅客和航空器在旅途中的基本安全,给旅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对低成本航空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低成本航空运营 安全性 弊端 建议 Research on the Safety of Low - Cost Airline Operations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thwest airlines, the huge potential of the low-cost airline operation market has been gradually explored. In the low-cost operation mode of airlines, the safety of its operation is worth further study. Low-cost aviation operation is a common form of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ancellation of some traditional airline passenger services, the low-cost operation model has gradually exposed some drawbacks, and even brought hidden dangers to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In China, spring airlines, as the most successful low-cost airline in China, has been selected as one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in this paper due to its high occupancy rate. Based on the safety of passengers and aircraf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afet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ow-cost airlines to perfect their short boar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operation of low-cost airlines needs to continuously reduce costs. To ensure the basic safety of passengers and aircraft during the journey, to provide passengers with better services,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ow-cost aviation. Key words:
Low-cost airline operations Security Wrong Suggestions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 论 1 1.1 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1 1.1.1 研究现状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2 1.2.1 研究目的 2 1.2.2 研究方法 2 2 低成本航空市场的运营现状和客运量分析 3 2.1 低成本航空市场 3 2.2 国内外主要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营现状 3 2.2.1 西南航空的运营现状 3 2.2.2 春秋航空的运营现状 3 2.3 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情况 4 2.3.1 美洲和欧洲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 5 2.3.2 亚太地区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 6 3 低成本航空的安全性分析 7 3.1 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典型事故的安全分析 7 3.1.1 德国之翼 7 3.1.2 西南航空 8 3.1.3 祥鹏航空 8 3.1.4 贝克航空 8 3.2 低成本航空公司安全系数 9 3.3 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保障 10 3.3.1 单一机型 10 3.3.2 较高的安全标准 11 4 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特点 12 4.1 风险与机遇并存 12 4.2 低成本需求下的高安全追求——以春秋航空为例 12 5 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发展与建议 14 5.1 低成本航空的航班客座率 14 5.2 低成本航空安全性发展趋势 14 5.3 给低成本航空在运营安全方面的建议 15 5.3.1 飞机及时去冰 15 5.3.2 金属疲劳 16 5.3.3 鸟害 16 5.3.4 定期检查飞行员心理情况 16 6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谢 辞 19 1 绪 论 1.1 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1.1.1 研究现状 随着低成本航空运营市场潜力的逐渐发掘,低成本航空运营已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外民航运输的常见形式,其另辟蹊径走低成本道路的做法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但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低成本航空公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弊端。在这种模式运营下我们可以想象,低成本运营的航班班次过于密集,飞行员需要持续飞行,甚至需要超时工作,对旅客的人生安全带来隐患;
如此密集的航班也容易使飞机处于疲劳状态等带来许多安全问题。此外,航空公司在低成本运营的效益下,也意味着该公司的服务质量可能会相对的下降。航空公司在低成本运营下,为加强旅客和航空器的安全性,其运营带来的许多客观问题仍需要去解决。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低成本航空运营在突出定位的同时,对其运营进行安全性研究,从而完善短板,给旅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
1.1.2 研究意义 由于现代航空业的激烈竞争,自助成份较强的航空服务和简便快捷的登机手续,使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航线服务实现了航空交通公交化。这种正向的发展是我们所期望的,航空公司在这种低成本运营的模式下,其保证旅客人身安全的水平有必要和一般航空公司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其运行的安全性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
低成本航空运营一方面需持续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需保证旅客旅途的基本安全和服务。如何保证旅客的安全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和企业形象,航空公司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更具有优势,才能永久的发展。通过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增加旅客对低成本航空公司航班的选择和信赖,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拟在通过对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公司等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营的安全性与发展情况的分析,运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改善旅客对低成本航空运营安全方面的观念和看法,就低成本航空运营安全性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1.2.2 研究方法 对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营的现状与客运量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情况;
通过对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得出事故产生的原因,并以此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系数进行论述;
根据低成本航空的安全特点,再结合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航班客座率,探讨低成本航空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
2 低成本航空市场的运营现状和客运量分析 2.1 低成本航空市场 低成本航空市场服务的目标比较明确,主要为价格敏感型旅客。该类旅客大多希望减少在出行票价上的花费,将节约出的成本用于改善自己出行时的饮食或住宿等条件,并且以旅游旅客和公务旅客居多。据低成本航空市场调查显示,公务旅客和旅游旅客,分别占了整个低成本航空市场的49.25%和40.3%,而探亲旅客与其他旅客共占10.45%。从这些数据可看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市场需要还是很大的。
李中朝:《我国廉价航空公司的市场和成本战略研究》 [D].贵州大学,2007/2020-04-10. 2.2 国内外主要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营现状 2.2.1 西南航空的运营现状 美国的西南航空可以说是低成本航空的鼻祖了,该公司自创立以来便迅速发展,并在低成本航空市场内,以连续45年盈利的业绩独占鳌头。
西南航空之所以能够以其独特的低成本航空经营策略,取得绝无仅有的业绩,在于他们的对低成本这一经营特色的始终贯彻。西南航空用单一的机型这种便于航空公司管理的方式,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多数二线机场都能长期保持通畅,因此西南航空公司将二线机场选为主要运营的机场,从而间接降低成本;
采用精益、高效的地勤保障人员,用最少却最精明的员工,以保障其运营中旅客与航空器的安全。
西南航空的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打破了民航的许多纪录,并在美国航空因9.11事件负面影响而持续亏损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盈利,这也是美国唯一的多年连续盈利航空公司。在该公司低成本的策略中,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在2007年推出的“商务之选”产品,该产品赚取旅客的额外收入,从2008年秋季开始,西南航空还建立“Fly By”通道,推广其便捷性鼓励旅客高价消费。
2.2.2 春秋航空的运营现状 春秋航空是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该公司“3S”的标志表现了其团结、联结互动的特点。
春秋航空与其他低成本航空一样,都有自己明确的市场战略定位。为顺应其低成本的运营理念,该公司自2012年起,分别了推出“空铁快线”、商务经济座和差旅平台系统等策略,以吸引有该类需求的旅客。春秋航空采用“二高、二低、二单、二减”的方法控制成本,并向有优先登机、餐饮等需求的旅客收取额外费,用以弥补低价造成的利润损失。在员工方面,春秋航空的很多职位要求一岗多能,但这种机制容易使员工因身心劳累而离职造成人才流失,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该公司提供比传统航空公司更高的薪酬与股权激励以挽留人才。
春秋航空学习了美国西南航空、亚洲航空等低成本航空的成功运营模式,同样实现了连续盈利,并成为国内客座率最高的,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2019年,春秋航空的机队规模因A320neo的加盟而成功破百,这也是中国民航业内的首次。春秋航空虽取得了多项荣誉,但不能以此自满,国内低成本航空的未来充斥着机遇与挑战,春秋航空还应加强自身的优势,提高服务质量以面对其他低成本航空公司和高铁网络的挑战。
2.3 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情况 随着各大航空公司在低成本运营市场取得的一次次成功,低成本航空的发展愈加迅速。就全球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欧美地区目前处于领先地位,亚太地区紧随其后。对于亚太地区而言,东南亚地区稍优先于东北亚。就目前情况而言,东亚地区的低成本航空发展速度普遍较为迅速,但国内的低成本航空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较为缓慢且落后于印度。
图2-3 2013年全球低成本航空客运区域分布饼图 图2-3描绘了2013年全球低成本航空的客运区域分布,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欧美地区的低成本航空运输量占据了全球低成本航空运输量的68%,亚太地区占比为29%,而中东地区与非洲地区仅占3%,由此可见,欧美地区和亚太地区依然是低成本航空市场的攻坚主力。
2.3.1 美洲和欧洲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 图2-3-1 2013年美洲、欧洲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分布图 我们可以从图中清楚看到,美国西南航空和爱尔兰瑞安航空分别以1.3亿和0.8亿旅客运输量位列美洲、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第一位。作为最早成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实至名归,其用庞大的旅客基数,在客运量方面优于瑞安航空近5000万人次。
图中较为亮眼的还有土耳其航空的客运量增长速度,其增长了44.7%,位居美洲、欧洲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增长率第一位,相比之下,巴西阿苏尔航空则增长了31.5%,位居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拉丁美洲曾是低成本航空发展的落后区域,但其现在的发展前景良好,巴西和墨西哥的低成本航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而美国忠实航空和英国君主航空,其800万和600万人次的旅客运输量喻示着他们还需要更努力的竞争和追赶。
2.3.2 亚太地区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 图2-3-2 2013年亚太地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旅客运输量分布图 亚太地区的低成本航空客运量占全球29%仅次于欧洲,其中印尼狮航的客运量在2013年达到3400万,位居亚太地区第一。
亚航集团的三家公司均上榜,其中亚航旅客运输量达到2100万人次位居第二,亚航泰国和亚航印尼的旅客运输量分别达到了1280万和1000万人次,位居第七和第九。我国的春秋航空在第八位,日本天马航空则在第十位,同时其2013年的旅客运输量无增减。
亚航集团的亚航印尼和亚航泰国旅客运输量增长速度较快,其增长速度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印度低成本航空的发展趋势较为显著,其中印地高航空与香料航空的旅客运输量增长速度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由此看来,亚太地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旅客运输量发展趋势还是比较好的。
3 低成本航空的安全性分析 在分析低成本航空运营现状的与客运量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欧美地区的各大低成本航空公司客运量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但这并不能表示,欧美地区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性也与其旅客运输量一样独占鳌头。事实上,发生在欧美低成本航空的安全事故并不在少数,这些事故的发生,与航空公司的安全性是否有着直接关系,是作为低成本航空市场消费者的旅客最关心的事情。旅客有最基本的安全需求,该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旅客最为关心的。为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系数是否到达标准至关重要,其保障旅客安全的方式是否可靠将直接左右旅客的人身安全,因此,低成本航空公司应该将安全运营摆在首要位置,其降低运营成本的策略,应建立在能充分保障或不影响旅客安全的基础下。
3.1 国内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典型事故的安全分析 3.1.1 德国之翼 德国之翼是德国的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2015年3月24日,该公司的一架航班在阿尔卑斯山脉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该事故的发生也让一时充满话题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处于争议之中。
失事客机的机长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加上当时飞机飞行高度为上万米,除却出现重大机械或技术故障外,通常不会发生坠机事故,据调查显示,这是一起飞机副驾驶卢比茨的蓄意自杀事件。卢比茨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其曾接受近18个月的心理观察,并被认为其不再适宜飞行。德国检察官查明,事发当天,卢比茨应处于休假期并接受抑郁症治疗,但卢比茨撕毁了病假条,并向航空公司隐瞒患病事实,主导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刘冲:《德国之翼4U9525空难实录:“这不止是悲剧,这是大屠杀”》[EB/OL].搜狐,2016-05-06/2020-4-10. 海恩法则是海恩提出一种关于飞行安全的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处理好征兆后,安全事故可以避免。对于此次事故的发生,德国之翼难辞其咎,事发前卢比茨已多次表现精神上的反常,然而德国之翼并未良好的处理卢比茨的“未遂先兆”,倘若德国之翼能及时发现并控制卢比茨的“征兆”,或许可以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3.1.2 西南航空 2018年上半年间,西南航空30天内接连出现的三起安全事故再次将低成本航空的话题推向风口浪尖。
2018年4月17日,西南航空一架飞机的左侧发动机在空中突然发生爆炸,该事故导致1人遇难和7人受伤。失事飞机安装的是CFM56发动机,CFM56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受欢迎的喷气发动机之一。此次事故是西南航空成立以来,首次造成乘客死亡的事件,也打破了美国航空公司已经连续九年多没有发生过由飞行事故导致死亡的案例。然而,不到一天,美国西南航空的一架客机又遭到鸟击而迫降。无独有偶,距两次事故的发生不到半个月,西南航空一架客机,又因窗户破损而紧急改变航线并迫降,机上乘客遇险后延迟一个半小时才抵达目的地。
东方头条:《西南航空又出事了!距离上次引擎爆炸致乘客死亡仅隔半个月》[EB/OL].东方资讯,2018-05-03/2020-4-10. 对西南航空来说,2018年内接连发生的三起安全事故对其而言是致命的,频发的事故让乘客们惶恐不安,也让原本对西南航空充满信心的旅客质疑其安全性。作为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此次事故的发生对西南航空乃至所有低成本航空公司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3.1.3 祥鹏航空 祥鹏航空是云南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2018年7月22日,祥鹏航空的一架客机由于机组错误关闭空调组件,导致飞机无增压起飞,从而触发旅客氧气面罩自动释放而构成一起严重的航空事故。
柴敏懿:《祥鹏航空一航班错误关闭空调组件释放氧气面罩,被民航局约见》[EB/OL].澎湃新闻, 2018-08-15/2020-4-10. 我国一向非常重视航空安全问题,因此,民航局在事发后不久便对其进行行政约见,在严肃指出其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后,对其机组启动行政处罚程序,核减其运输飞行小时6%,同时暂停批准其多项申请。
正因为中国民航局的严格和对旅客人身安全的重视,我国的航班失事率才能处在较低的位置。
3.1.4 贝克航空 在2019年即将结束之际,一场机毁人亡的空难发生了,客失事客机所属的贝克公司,是哈萨克斯坦知名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旗下有10架福克飞机。由于成本的降低,旅客很容易存在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性是否和其成本一样被降低的疑问,对贝克航空来说,发生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机场的这场空难,其影响对贝克航空乃至低成本航空无疑是致命的。
作为哈萨克斯坦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其在安全性方面的运营记录让人堪忧,欧盟曾因贝克航空的安全性没有达到标准而令其禁飞7年,直到2016年才解除。失事飞机是有着23年机龄的福克-100型飞机,这款产自荷兰福克公司的喷气支线客机并不常见,且该机型在1997年就已经停产。失事客机机龄虽然没有已经在达美航空服役三十年的麦道客机大,但该客机有达美航空极具实力与成熟的团队进行维护,贝克航空的技术实力明显不如达美航空,因此23年的机龄对失事飞机来说显然过大,加上该机型已经停产22年,该机型的配件没有办法得到保障。目前哈萨克斯坦官方已经将其境内的福克-100型飞机全部停飞,并且让贝克航空的运行指挥中心停止运作,这代表着贝克航空事实上被禁飞。
张仲麟:《哈萨克斯坦空难,冬天给飞机除冰有多重要》[EB/OL].今日头条,2019-12-30/2020-4-10. 官方认为,此次事故的原因可能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或者技术有所欠缺,而贝克航空公司甚至因其一贯无视安全条例的作风而为人所诟病,不难想象,贝克航空为节约成本,对其飞行员进行的培训或许还有所不足。贝克航空使用机龄过大并且无法充分保障安全的飞机,加上其无视安全条例的作风,出现此次事故造成悲剧的情况几乎能成为必然。
3.2 低成本航空公司安全系数 包括德国之翼在内的多起低成本航班失事,是低成本航空市场的一大伤痛,在其敲响航空安全警钟的同时,也唤起我们对低成本航空安全系数的疑问。
低成本航空公司也被称作“廉价航空”,许多旅客对该类公司的印象停留在“廉价”上。旅客作为消费者,大多都在各种消费层面“吃过廉价亏”,因为目前市场上,价格低廉的物品通常品质低下或远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有些廉价商品甚至容易对消费者的身体或心理造成严重的损伤。消费者在经历过因廉价物品质量不过关,而受到不满意服务或精神产生挫伤后,往往对“廉价”这一概念先入为主地认为其品质低下或存在安全风险,从而产生抵触心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首因效应”,它由心理学家洛钦斯最先提出。
受首因效应的影响,廉价的负面印象在旅客脑海中最为鲜明,因此多数旅客容易认为被称为“廉价航空”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为了维持机票价格的低廉,会将服务品质和安全性作为代价而牺牲,从而导致其包括安全方面在内的各种服务质量,均达不到旅客的期望或要求,安全性低下。这种印象间接影响旅客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评价,加上低成本航空安全事故的频发等各种因素,左右着旅客对低成本航空的看法,因此,大多数旅客认为低成本航空并不安全。但事实上,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其降低成本的手段中,并不包括降低安全性,大多数低成本航空仅通过使用行程较短的飞行路线和避免在大型机场起降等方式进行成本的减少。相反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其运营中,对安全的标准要求与传统民航公司一样严格,因此,低成本航空一直被大多数旅客误会。降低成本、降低评价、相对简化服务是多数低成本航空公司最大的共同点,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系数必然偏低。就拿澳洲捷星来说,该公司作为澳大利亚的知名低成本航空,就曾获独立航空评级网站达到7星的最高评级,因此,其作为低成本航空,安全性丝毫不输于大型航空公司。
刘洪:《廉价航空安全系数究竟有多高》 [N].新华每日电讯,2015-03-25(008)/2020-4-10. 低成本航空的票价虽然较低,但对相关的航空运营安全标准而言,同样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其逃不开被责令停运的命运,在这方面,贝克航空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在失事前,其在独立航空评级网站的测评也能达到6星的标准,并一直享受着来自其母公司德国汉莎的多种安全保障与维护,因而其在安全保障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劣势,其失事主要因素在监管方面居多;
但从监管方面考虑,低成本航空同样需要接受与遵守来自欧洲航空安全局的严密监管。欧盟一向为民航空安全领域的权威机构,其对低成本航空安全监管的要求与传统民航一致,因此也并不能认为欧盟机构对低成本航空的监管力度会降低,德国之翼航班失事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其内部的监管不利或对安全监管的松懈。
德国媒体就2003年至2013年间发生的空难进行了数据综合,数据表明期间共发生818起严重事故,包括160架航班全毁。而低成本航空仅占13%,全毁飞机仅有14架。根据目前数据表明,就低成本航空所发生的意外事故而言,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其发生率高于传统航空公司。
若是将所有航空公司自1942年以来,遇难超过14人的失事航班进行归纳,能发现其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人为因素、天气因素和飞机本身技术故障,而这三方面与航空公司是否低成本并无关系。西南航空公司就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安全前十名的航空公司之一;
亚航连续六年被评为“世界最佳低成本航空公司”;
德国之翼在出现事故前,也无严重的航空安全事故纪录。
由此来看,低成本航空并没有在航班的安全性上打了折扣。一家航空公司运营的安全性,并不能由其是否选择低成本的运营模式决定,而在于其安全管理是否到位,事实上,大部分的低成本公司都保持着非常优秀的安全纪录。而旅客是否选择低成本航空,在于其本身,因此,旅客除了希望低成本航空公司票价低以节约过多的额外成本外,还希望其能安全抵达目的地。
《廉价航空还安全吗?》 [J].商界(评论),2015(05):22-23/2020-4-10. 3.3 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保障 3.3.1 单一机型 低成本航空公司为节约成本,通常在刚成立时就选择了单一机型的道路,这种单一机型的机队无疑是一种更为经济和有效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低成本航空公司可以选择雇佣更为专业的机务人员对该机型进行维修,不必针对其他机型对机务人员进行额外培训,不仅可以减少培训的费用,更能减少人力成本。安全方面,由于机务人员在只修一种机型的情况下,无疑更为熟练,其犯错的概率相对较低;
对单一机型而言,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机型的选择上,更愿意选择较新的飞机。虽然选择该类飞机有较高的初期投入,但是其在往后阶段,运行成本远低于旧飞机。而飞机机龄若超过10年,其配件尽管会随使用时间的增长变旧而进行更换或升级,但其维修成本无疑会大大提升。而新飞机的故障率显然更低,因此,低成本航空在其低成本的宗旨下,选择单一机型,其安全性更有保障。
3.3.2 较高的安全标准 在我国,航空公司无论是否为低成本运营,均非常注重安全。拿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来说,该公司中国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其成立至今并无重大安全事故纪录,其在安全方面的投入甚至超过其营收的12.1%;
而国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低成本航空,其往往管理混乱,漠视安全,如因无视安全问题而被禁飞的贝克航空,但像西南航空等排名靠前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安全上同样严格执行相关的航空运营标准,因此,大多数低成本航空公司还是安全的。
4 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特点 4.1 风险与机遇并存 低成本航空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对成本的严格控制,由于有了低成本的保障,才能在低票价的策略下还能有利润。
低成本航空公司获取高额利润的机遇有很多,但这些获取利润的方式往往伴随一定的风险。例如西南航空擅长通过提高设备使用率来赚取额外利润,但该公司也因此成美国有着最密集航班的航空公司,同时该公司的在空时长均高于美国的其他航空公司。飞机只有在使用时才能为航空公司带来利润,其在停机阶段则会产生停靠费等各方面费用的额外支出,因此低成本航空的飞机使用次数普遍高于传统航空公司;
虽然就目前而言,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系数偏低,但过高的飞行频率也会成为航空器安全的隐患之一。同时,过度使用飞机和机组人员,还容易引起机组人员的身心劳累,以及减少飞机维修和保养的时间,使飞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有些低成本航空公司购买的是折旧后,价格较低的飞机并予以改造使用,其安全性能也随价格的降低而降低,本身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还有的低成本航空因资金短缺,选择减少飞行员与机组人员的培训或降低其训练次数以节约成本,这就导致该公司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甚至连日常的训练都无法得到保证。
卢舜茜:《廉价航空:风险与机遇并存》 [N].中国消费者报,2015(03):44-47/2020-04-10. 低成本航空公司这种“不择手段”降低成本的方式固然能在短时间带来较为客观的收益,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过大,若不加制止,一旦引发事故,其造成的损失是难以承受的,贝克航空便是前车之鉴。
4.2 低成本需求下的高安全追求——以春秋航空为例 作为国内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始终在饯行“对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思想。春秋航空自开航15年来,运行安全平稳,未发生一起公司原因事故征候及以上不安全事件,并获民航局颁发的“飞行安全一星奖”。
春秋航空虽然选了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但其坚持在安全方面的高度付出与投入,并在民航局的安全考核下接连取得优异成绩。2015年,春秋航空在安全方面投入9.79亿元,并重金聘用400多名优秀工程师自主开放安全系统。飞行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技术的专业,才能更好的驾驶航空器和保障航空器与旅客的安全,因此,春秋航空主动增加比行业标准多20%的飞行员训练时间。为了给飞行训练创造良好条件,春秋航空为飞行员配备最好的模拟机并建立训练中心,同时投入10亿以长期满足飞行员的训练需求,但春秋航空的公司办公楼租用的却是没做任何改造的旧楼。为确保身担重要安全责任的运行副总、总飞行师等飞行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安全,春秋航空对飞行干部进行薪酬改革,实施“年薪制”,将飞行师的平均飞行小时减少到340小时、比2015年下降33%。
钱春弦:《春秋航空:低成本模式、高安全系数》[EB/OL].新华网,2016-12-22/2020-04-10. 此外,“无纸化”航空已在航空领域掀起一波新潮,在该模式运作下的机场仅需通过出示智能手机的电子二维码或二代身份证就能完成登机,成功的替代了传统纸质登机牌等纸质票据。春秋航空的“一码当先”,使上海虹桥机场成功实现航班全流程“无纸化”,为旅客提供给为便捷的出行。该模式的推行使旅客仅需通过一部手机和个人身份证,就能免去传统检票等繁琐但必要的过程,甚至可以通过“刷脸”的方式直接到达安检程序,在为旅客节约大量时间的同时,也避免出现因值机人员疏忽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值机安全事故和隐患;
“无纸化”的推行也减少了大量的纸张成本,此举不但符合低成本航空公司的低成本需求,更是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
更重要的是,“无纸化”的推行也可以避免产生旅客在乘机后,因相关票据处理不当或意外遗失造成旅客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风险。
春秋航空始终要求全公司人员严格落实安全标准,正因为对安全的高度追求,春秋航空才能收获众多良好的口碑。
5 低成本航空运营的安全发展与建议 5.1 低成本航空的航班客座率 图5-1 国内外主要低成本航空公司客座率折线图 我国的春秋航空作为当前国内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以95%的客座率位居第一,但其2013年的客运量排名仅为21。客运量排名第一的西南航空,其客座率为80%,瑞安航空客运虽位居第二,但其客座率高于西南航空,为83%。而客运量排名第三的易捷航空却以其高达91%的客座率位居第二,仅次于春秋航空。捷星太平洋、边疆航空、忠实航空等知名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客座率排名也相对较高。
从整体来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客座率较高于传统航空公司。低成本航空空余的座位为其促销与收益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的操作空间,但过多的空余座位还是会影响航空公司的收益。春秋航空的航班客座率虽位列低成本航空公司第一,但还不算太高,其面临的来自各航空公司的挑战压力显然很大。但相应的,客座率的提高也意味着旅客越发认为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保障自身安全方面是值得信赖的,其中包含的机会之多不言而喻。
5.2 低成本航空安全性发展趋势 自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实际运营以来,低成本航空的安全问题一直为人们重视。航空公司低成本运营的概念自19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此时航空的安全技术的发展已从最初的航空事故调查阶段过渡到实时系统安全阶段。低成本航空出生在系统安全阶段,并跟紧时代的步伐,一直发展到现在,已具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该安全体系对各大传统民航公司目前的标准而言并无差别,低成本航空公司只在乘客舒适度上打了折扣,但其安全性发展趋势至目前为止,仍与各大航空发展趋势主流保持一致,因此目前国际大部分的低成本公司都保持着优秀的安全纪录。
赵瑞贤:《航空安全性技术发展》 [C]. 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航空学会,2007:750-753./2020-04-10. 随着各种安全关键系统设计技术的改进,计算机等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并在全球数据化大环境的推动下,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安全性发展趋势可以依据自己的特色,往更加智能化的无人操作值机系统靠拢。与“无纸化”类似,“无人化”则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
同时,通过思维逻辑更为缜密的人工智能进行旅客的值机操作,其出错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对旅客行李等随身物品进行检测,对其中是否携带危险品的鉴别能力与速度,就效率而言显然高于传统的人力检测。时代在进步,旅客的也要求也会逐渐严格,低成本航空的运营方式显然无法一成不变。
5.3 给低成本航空在运营安全方面的建议 大部分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都比较重视其运营的安全性,但出于节约成本的缘由,部分低成本航空容易选择忽视掉一些飞行器的潜在问题。
5.3.1 飞机及时去冰 飞机结冰容易破坏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加大阻力从而影响其升力,更会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和操作性。飞机结冰造成的危害有很多,如飞机风挡结冰,会阻碍飞行员的目视飞行,发动机结冰甚至会引起发动机喘振等,面对飞机结冰会导致如此多的安全隐患,以保障旅客与航空器的安全为前提,对飞机的除冰工作是必要的。
但除冰的价格价格不菲,飞机若要进行除冰工作,需要除冰车在远机位进行除冰,其除一次冰的价格通常需要上万。低成本航空尽管需要考虑其成本因素,但不能在飞机需要除冰的时候,因为从外观无法看出而选择无视。1993年3月5日,马其顿航空的机务因飞机外表的雪无足轻重,在飞机实际需要除冰的情况下对机组给予无需除冰的错误判断,从而导致飞机起飞后不久便坠毁的悲剧。因此,低成本航空不能因为节约成本而忽视飞机的除冰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3.2 金属疲劳 包括飞机部件在内,绝大多数的金属制品都“害怕”金属疲劳。金属疲劳多指零件结构在多次的循环使用中,在其内部留下部分永久伤痕,从而导致产生裂痕的一种金属身处的状态。金属疲劳的危害可不仅仅针对民航业,世界上每年因金属疲劳而造成的GDP损失已达4%。大多数机械失效都是金属疲劳造成的,因此,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地勤人员必须严格落实航空器的检修工作,同时需注意各材料与零件的金属状态并予以及时更换。事实上,各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飞机机龄超过10年的不在少数,而这些飞机的各种材料与零件状态,都会被优秀的机务人员及时以最高民航安全标准进行更换,因此,飞机有着10年机龄并不能完全说明该飞机不再适合飞行。但对这类飞机而言,低成本航空仍然需要时刻关注其金属状态,最好是在材料达到疲劳上限前及时予以更换,避免造成安全隐患。
5.3.3 鸟害 机场鸟害也给航空器带来不小威胁,航空史上飞机撞鸟引发事故屡见不鲜。以安全著称的美国西南航空也同样因为驱鸟不当遭到鸟击,随即迫降。航空器在机场起降前,驱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低成本航空需定期进行驱鸟工作。
5.3.4 定期检查飞行员心理情况 德国之翼航班的失事对低成本航空公司,乃至整个民航业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教训,因此,定期检查飞行员的心理状态非常必要。飞行员心理一旦出现问题,航空公司需及时让其停飞休息,并视其康复情况而决定是否复飞。对低成本航空公司而言,其更需密切关注飞行员的心理状态,面对比传统航空公司更为密集的航班,低成本航空的飞行员相较于其他飞行员而言更容易出现心理疲劳或精神异常状况,因此,低成本航空在密切关注其飞行员心理状态的同时,也因让其合理的进行休息。
6 结 论 低成本航空的出现是对航空业的一次改革,原本被定位为服务高端消费群体、有些奢侈的航空服务已经看到了普通大众背后的巨大市场。低成本的战略虽是可行的,其安全性也是可靠的。
但即使是低成本航空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削减成本,更不能影响到了旅客快捷、安全、便利的最本质需求。如何在保证自身成本低廉的情况下,更大程度的提升旅客对其服务的满意度是低成本航空长久的课题。低成本航空公司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注重旅客的人身安全,国际上大部分低成本公司目前的安全纪录都非常优秀,这是值得保持的。低成本航空的发展同样存在风险,其发展离不开旅客的支持和建议,倘若低成本航空公司为到达更低成本而选择无视安全条例和不顾旅客人身安全,不仅会降低自身的口碑造成客源大量流失,还容易引发事故造成大量损失,这对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不利的,低成本航空和旅客之间应当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冲:《德国之翼4U9525空难实录:“这不止是悲剧,这是大屠杀”》[EB/OL].搜狐,2016-05-06/2020-4-10. [2]东方头条:《西南航空又出事了!距离上次引擎爆炸致乘客死亡仅隔半个月》[EB/OL].东方资讯,2018-05-03/2020-4-10. [3]柴敏懿:《祥鹏航空一航班错误关闭空调组件释放氧气面罩,被民航局约见》[EB/OL].澎湃新闻,2018-08-15/2020-4-10. [4]张仲麟:《哈萨克斯坦空难,冬天给飞机除冰有多重要》[EB/OL].今日头条,2019-12-30/2020-4-10. [5]刘洪:《廉价航空安全系数究竟有多高》 [N].新华每日电讯,2015-03-25(008)/2020-4-10. [6]《廉价航空还安全吗?》 [J].商界(评论),2015(05):22-23/2020-4-10. [7]钱春弦:《春秋航空:低成本模式、高安全系数》[EB/OL].新华网,2016-12-22/2020-04-10. [8]卢舜茜:《廉价航空:风险与机遇并存》 [N].中国消费者报,2015(03):44-47/2020-04-10. [9]李中朝:《我国廉价航空公司的市场和成本战略研究》 [D].贵州大学,2007/2020-04-10. [10]赵瑞贤:《航空安全性技术发展》 [C]. 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航空学会,2007:750-753./2020-04-10.
推荐访问: